#炒寧波年糕
#金家的炒年糕
小時候大年初一早上是在爸爸一聲「吃年糕囉!」醒來的⋯
那時寧波年糕在三重買不到,爸爸得到東門市場採買過年食物,寧波年糕、大黃魚、黃鱔、冬筍⋯甚至韭黃,那時韭黃很貴又長得營養不良尾端易爛要挑很久,往往一把得淘汰三分之一,怎會記這麼清楚?因為我是廚房打雜的,每次挑完韭黃莫名地都要被媽媽罵一頓說黑白撿剩太少。
我的成長記憶幾乎是被罵被打以及有做不完的家事,在國中的時候我早就體會一件事~媽媽她也在學習怎麼當媽媽的。雖然她常常對我做很多無理的事,所幸~我沒有叛逆而變成壞蛋😂
現在媽媽年紀越大更是有理說不清,重男輕女觀念根深柢固,女兒我都要不斷調整心態以及學習和「老」媽相處,何況媳婦呢!
老媽近日做了膝關節手術,住院多虧大嫂照顧,她突然想吃炒年糕,結果大嫂炒的不合口味。老媽到底有多想吃啊~竟然一早七點不到就來電話點餐,我趕忙起身採買材料去⋯
我壓力滿大的,不只要好吃,而且要合吃,老媽要的是老爸的味道。
戰戰兢兢拎去醫院,品評官有老媽和大弟,老媽先抱怨大嫂的年糕用了什麼醬甜甜的,聽得我更緊張⋯我對自己的煮食評價很在意的
老媽一吃就說~按內丟啦!妳老北丟是這味啦!笑咪咪地吃了一碗公。
大弟邊吃邊說~啊是母阿炒也卡好吃啦!老媽笑得更開心了。
我也開心~過關了!
總結我們金家的炒年糕獨特處~有別於一般用水燜軟的炒法,全程不加水,所以年糕Q軟,不是糊軟,帶勁的口感很棒!
再者,用韭黃,也可以用韭菜,香氣才凸顯。曾在大學同學家,她爸爸一樣是浙江人,用白菜炒年糕,白菜不僅出水多,香氣也顯得弱。尤其記得多年前在高記點雪菜炒年糕,水爛無比,真是不及格!
說香氣,炒年糕要用~豬油!這次我沒買到肥肉,香氣不夠到位。另外要有醬香,一定要用醬油炒出醬香。
現在寧波年糕很普及,在傳統市場、超市都可以買到,已不侷限是江浙移民的食物,或許普及代表著人們把年糕當成炒麵炒米粉,愛怎麼炒就怎麼炒,作為一個年糕愛好者,突然有股衝動想為它好好演繹一番,希望更多人能會知道年糕要這麼炒,才是年糕本色啊!